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推荐资讯1973年教授做实验,让7个正常人进精神病院待了4年,结局如何?

1973年教授做实验,让7个正常人进精神病院待了4年,结局如何?

更新:2024-04-23 00:49:00编辑:打听下载归类:推荐资讯人气:8

  如果理智和疯狂的存在,我们将如何区分?

  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罗森汉恩的一句名言。

  1973年,在精神病诊断领域,罗森汉恩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众所周知,《科学》杂志可是世界范围内顶级的学术杂志!

  如罗森汉恩所料,实验结果一经发出,瞬间引起了整个心理学界的轩然大波,各方争论与质疑之声更是此起彼伏。

  而这一切的开始,都要从那七个被罗森汉恩送进精神病院的正常人说起。

1973年教授做实验,让7个正常人进精神病院待了4年,结局如何?

  一项不合常理的实验

  作为一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罗森汉恩一直对现行的精神病人诊断标准心存疑虑。

  在他看来,精神病医院里正在执行的那一套标准过于主观,

  医生判断是否患有精神疾病往往缺乏必要的客观依据。

  这就导致一旦你踏进精神病院,所有人都像是被设定好程序,默认你就是精神病患者,哪怕是那些专业医护人员,他们通常也会先入为主地对你的行为作出有失公正的判断,进而说明你有病,你应该接受治疗。

  “这会造成严重的判断失误!”

  罗森汉恩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这一观点,可是没有充足的证据做支撑,他的这一观点没有引起多大的社会反响。

  为此,罗森汉恩决定亲自设计一个实验,来客观检验一下自己的观点。

  1973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假病人实验”诞生了。

  罗森汉恩亲自找来7名实验对象,他们有男有女,身份职业各不相同,有罗森汉恩所带的研究生,还有心理学家、儿科医生、画家、普通的家庭主妇。

  按照罗森汉恩的实验设定,这七人要将自己送进十二所精神病医院,这些医院分别位于美国五个不同的州。

  同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可以用来对照比较,七人装病的理由必须相同,他们都会向医院声称,自己能听到一种“砰砰声”或者“铛铛”声。除此之外,其他任何方面都要与正常人保持相同,对于医生提出的所有问题,

  这些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如实作答。

  一切准备就绪,罗森汉恩便开始执行这项实验,他非常期待实验结果能给他带来惊喜。

  假病人们行动了,他们拨通精神病院的预约电话,按照既定的“剧本”说明自己的情况,同时表现出愿意接受治疗的强烈想法。

  果不其然,这几个“假病人”迅速被分别送进不同的精神病医院。

  在这里,“假病人”表现得十分听话,一切行为跟正常人没有什么不同。

  按照实验约定,他们还会悄悄地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

  一次,一个假病人在记录经历的时候碰巧被一名医护人员发现了,他心想这下糟了!自己多日的伪装可能就此被发现。

  他内心忐忑不安,已经做好被赶出精神病院的准备。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那名医护人员站在他的身边,轻瞟两眼,竟转身离开了。

  晚上,这位“假病人”被带到检查室检查一番。医生跟他保持着距离,用冰冷的口气询问情况,最后给了他一堆药物。

  出来后,这位“假病人”发现,在那堆药剂中,多了一种新的药物。

  “假病人”回到自己的房间,悄悄把这些药物冲进马桶里,事实上,其他精神病人也经常这样做,将药物偷偷地“处理掉”。

  那些医生有时会发现病人的这一行为,不过他们好像毫不在乎,只是按照惯例继续开药。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假病人”身上,他们渐渐地发现一些奇怪的事实。

  在精神病医院里,无论他们的行为举止多么正常,

  医生似乎都认为那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

  平时,医生与精神病患者的交流很少,更谈不上关心与爱护。就连在心理康复课堂上,医生们的言行也只是在不断地强调他们的病症以及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问题,从来没有真正去关心“病人们”的心理状态。

  那些有着心理学背景的“假病人们”觉得这是荒谬的,他们从没有想过进入精神病院,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这样的世界。

  事后接受采访时,一位“假病人”对记者们如此形容里面的生活。

  随着他们在精神病院呆的时间越来越久,他们所发现的荒诞事情也变得越来越多。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假病人”写日记这件事没有引起医生们的注意,反倒被一个真正的精神病人给识破了。

  那天他正在记录当天的经历,医生对病人的态度让他的警惕心理有所放松。

  突然,一个“病友”从他的身后窜了出来,一把抢去了他的笔记。

  这个“病友”一边喊叫着一边翻看着他的笔记。慢慢地,他的动作慢了下来,喊叫的声音小了下来,蹲坐在角落里,盯着“假病人”,表情出奇的严肃。

  “假病人”走过去,想拿回自己的记录,没料到被“病友”一把抓住胳膊。

  “你根本不是精神病!你是正常人,你来这里干什么,你是不是来炸医院的!”

  这个“病友”忽然又情绪失控起来,猛然跳起,丢下笔记便跑开了,嘴里喊着

  “你不是精神病,你是正常人,这里有正常人在装病!”

  他撞翻了医护人员的小推车,到处乱跑,引起一阵骚乱。医院的安保人员被引了过来,将其制服在地上。

  晚饭后,“假病人”偷偷去观察这个“病友”,发现他的药剂比平时多出许多。之江汇教育

  这一发现让“假病人”顿生一丝心酸,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同情以及愧疚之情。

  事后的他回忆道:

  “其实我被精神病人发现了,但是没有人相信他,因为大家都认为他有病,所说的话自然也没有一句可信的。”

  同样的情况,在其他几个“假病人”住院期间也曾发生过。他们都对此表示震惊,这是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整个实验进行过程中,这群“假病人”完全没有受到医院里那些医护人员的怀疑,无论他们的行为多么正常,医护人员永远都只会在他们的病志上如实地记下:病人有写作的欲望、病人看起来很正常,不过建议继续观察、病人跟其他病人抢东西,有暴力倾向、需要加大药量、增加治疗方式……

  7名“假病人”明白他们已经完全被当成了真正的精神病人,自己根本不用做任何掩饰。

  即便他们声称幻听已经消失,但医生们仍然觉得他们还要持续治疗。

  药不能停,每天都是一堆药剂摆在七位“假病人”面前。

  这种所谓的治疗,前前后后竟然持续了四年之久!而“假病人”最终准许出院的理由也仅仅是,精神分裂程度有所缓解,予以出院。

  实验结束了,罗森汉恩看着7名实验者提供的数据资料,感到十分可笑,甚至有些可悲。因为这些实验证据充分表明,

  在现今的医疗体系里,对精神病患的诊断存在着严重的漏洞!

  罗森汉恩为此进行了一番严密的分析与论证,把研究结果写成文章,寄给了《科学》杂志。《科学》杂志的编辑们慧眼识珠,意识到这是个前所未有的话题,定会引起轰动,毫不犹豫地就将这篇文章刊登出来。

  面对质疑

  在文章中,罗森汉恩提出了一个叫作“标签效应”的理论。他认为,精神病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环境,人们只要踏入,那么他的一切行为都会被习惯性地贴上“不正常”的标签。

  这种习惯性判断会导致一系列不客观的诊断发生,

  比如上面说到的记日子这样正常的事情,也会被认为是精神病人的不正常反应。

  罗森汉恩的观点,无异于给了心理学界一记响亮的耳光!他在质疑对精神病人的诊断标准是否客观,毕竟心理学界一直认为这个问题讨论得比较完善,不用再做修正,只有罗森汉恩眼光独到,看到了漏洞所在。

  正因如此,他遭受到大量的口诛笔伐。

  一些心理学家和精神病院经营者认为罗森汉恩的实验根本不能代表什么,只不过是一场刻意的欺骗。从科学严谨的学术理念出发,如此小范围的测试根本不足以说明整个精神病诊断体系有问题。

  随着舆论的发酵,一家颇有名气的精神病医院听说了这件事情,

  公开表示他们医院绝对不会错判任何一个精神病患者。

  面对媒体的采访,这家医院的负责人显得自信满满。他对媒体强调道“我需要让大家明白的是,诊断精神病患,我们是专业的,我们有专业的设备和人员,而你,罗森汉恩,不过是个心理学教授而已。”

  罗森汉恩非常清楚自己的文章一定会引起广泛的讨论,自己会受到各方的质疑。所以,他决定再做一个实验,跟那家声称不会诊断错误的医院来一场正面对决。

  新的实验很简单,罗森汉恩和医院约定在两个月内,会送去一些假冒的精神病患者,如果医院能够全部把他们筛选出来,那么罗森汉恩就承认他的结论有问题。

  意料之中,这场“***约”吸引了许多看客的关注,就连当时的电视和广播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医院方当即进入“战备”状态,没有哪一刻,这群医护人员们像现在这样对工作兢兢业业、尽心尽职,他们都擦亮了双眼,绝对不让一个假冒的精神病患从自己的手上溜走。

  两个月的时间里,这家医院一共接受到250多名患者。经过医院层层排查,上下一心,最终他们认定其中有41人是“冒***货”,还有一些被列入重点怀疑对象。

  他们将结果公之于众,等待着罗森汉恩颜面扫地的时刻。

  他们坚定地以为即使不能百分之百锁定全部假冒的精神病患,但做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事实却让他们大跌眼镜。

  罗森汉恩面对媒体,淡然地说道:“我并没有安排任何病患过去。”

  此话一出,舆论哗然。跟罗森汉恩打***的那家医院的负责人险些气得精神失常,成为一个真正的精神病人。

  现在,这家精神病医院算是出了大名,没有人敢再来这家医院就医,患者们都担心被误诊,没过多久,这家精神病医院就因为无法维持正常经营宣布倒闭。

  罗森汉恩的文章发布后的十年里,一系列连锁反应开始陆续显现。

  美国全境,有数十家精神病医院倒闭,更加戏剧性的数据是根据统计,

  这段时间里,全美的精神病患者数量下降了50%。

  这件事情到此已经从学术争论上升到了社会问题层面,美国精神病协会终于坐不住了。

  从前他们信奉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此为基础编写了适用于全美国的精神病患诊断手册,现在看来,这份手册有很多漏洞。

  美国精神病协会决定严格参考罗森汉恩的意见,更换诊断标准及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流程的标准化,避免了误判等一系列问题。

  影响还远不止如此,国家刑法都受到冲击。一直以来,对精神病犯罪的审判工作都比较复杂,一般参考标准只有精神病学家的主观判断。

  这就令一些不法人员有了钻空子的机会,他们利用精神病学家做出的错误判断来达到为自己脱罪的目的。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2019年,

  美国法院直接削弱对精神病学家判断的法律效益,

  他们对精神病的诊断结果不再作为绝对的权威和不可撼动的证据,而只是将它列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这样的做法,有效地打击了那些希望通过冒充精神病患来脱罪的凶犯,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治安面包之王潘森特效。

  这就是“假病人”实验带来的巨大影响,彻底改变了学术界对精神病人的标签化印象,推动了精神病人诊断流程的变革。

逃离罪恶都市 街头霸王5